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法律讲堂
民事责任的完善——《民法总则》的一大进步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义务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这种不利法律后果既包括原应履行的义务继续履行,也包括一个新的法律义务,如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查看详情
灾后募捐六问
查看详情
关于代理,《民法总则》有哪些新意?
代理,通俗地说就是在授权范围内,以他人名义代替他人做事情,后果由他人承担。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工,从事交易活动,事必躬亲,殊不可能,假借他手,实有必要。
查看详情
最高法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开宣判上诉人郑州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材公司”)与被上诉人宋军礼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判决驳回新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认定涉案专利不属于职务发明,而系个人发明,应归个人所有。本案对于正确适用专利法职务发明制度,平衡发明人与单位之间利益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查看详情
监护制度的变革——《民法总则》的一大亮点
监护,通俗地讲就是对未成年人和行为不能自理的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管理和保护。它涉及到对人的基本权利保护,因此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查看详情
你的坐标受法律保护
骑共享单车,手机APP能获取你所在的地址,并就近搜索适骑单车;打网约车,系统会将乘客和准备接单司机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和适配;逛街购物,APP也能根据你所在位置快速推荐“周边好店”……越来越“懂你”的网络定位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省心,但同时也带来隐忧:个人地理信息是否正在让你“无处遁形”?
查看详情
著作权登记并非构成作品的充分条件
原告系一家芝麻酱生产企业,其将产品包装标贴登记为美术作品。从作品登记证书看,该标贴分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均呈黄色,中间部分呈红色;上部左侧为原告注册商标,中间有“重庆市著名商标”及“餐饮专用”红色字样;
查看详情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山西严打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山西从严从快侦办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案。4月22日,省公安厅发布消息,自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侦破侵权假冒案件7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90名,涉案金额9.6亿元。
查看详情
法人制度的嬗变———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
滥觞于罗马法的法人制度,经历了悠悠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终于在十九世纪中叶,与公司制度相融合,在欧美国家发展成现代公司法人制度。公司法人制度使投资与家庭财产相分离,控制了投资风险,建立了科学的治理结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的活力,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无穷的动力。
查看详情
“阴阳合同”“天价片酬”、偷逃税?严查!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王雨萧、白瀛)记者28日了解到,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演艺人员郑爽涉嫌签订“阴阳合同”、拆分收入获取“天价片酬”、偷逃税等问题,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已予受理,正在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调查核实。北京市广电局已启动对相关剧目制作成本及演员片酬比例的调查。
查看详情
短视频火了,其侵权乱象怎么管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出台司法解释或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制定短视频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明确流量变现的专业计算方法,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权利人的举证难。
查看详情
数据产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编者按:聚焦知识产权宣传周,关注知产审判理论实践新成果。本次宣传周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25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0年)》以及2020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各地法院通过建立知产保护示范基地、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件、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等多种形式加大知产保护力度。本报特推出“知产专版”(本期7、8版),聚焦知识产权审判热点问题,敬请关注。
查看详情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传播和“借鉴”作品都违法
未经作者许可,在微信公众号刊载《后宫·如懿传》供他人阅读,侵权吗?出版书籍时,部分内容偷偷“借鉴”了他人的贴吧文章,违法吗?
查看详情
新著作权法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2021年4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主办的2021阳光知识产权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三十年暨新著作权法实施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等有关代表出席论坛。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新著作权法的亮点、热点、难点问题。
查看详情
最高检数据:今年一季度“醉驾”稳坐第一大罪
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1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显示,“醉驾”稳坐第一大罪,数量远超第二名的盗窃罪。
查看详情
0.112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