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长治市沁县沁州黄镇,公路沿线的小米文化黄色景观标识格外亮眼,营造出了浓厚的“沁州黄”品牌氛围。作为沁州黄小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沁州黄镇在深耕小米市场、重塑品牌文化、壮大龙头企业方面狠下功夫,出台的政策给力,拿出的措施有力。
今年以来,沁州黄小米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足“基础在农业、优势在农业、出路也在农业”的振兴定位,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智慧农业配套。沁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沁州黄产业发展,为种植户每亩提供480元的农资补贴,为项目村发放谷子精量播种器、铺膜机等农机具。同时,沁州黄镇为群众每亩发放谷种一袋,补助保险7.2元,此项优惠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沁州黄镇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走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今年,该镇沁州黄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全镇建成1.3万亩沁州黄小米种植区,新建有机旱作沁州黄示范基地2623.3亩、灌溉机井4眼、蓄水池3座,修复蓄水池1座,铺设田间灌溉管网。同时,搭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点2处,建设400平方米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推动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出雏形,政策引领、科技护航,让传统产业迸发出新活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沁县人,沁州黄镇党委书记田冠英对“沁州黄”产业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解。据她介绍,“沁州黄”小米的优良品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沁县有独特环境,全年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红褐色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得天独厚的条件赋予了“沁州黄”后劲足、潜力大的特质。除了先天优势,现代科技的助力也为“沁州黄”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得以夯实,新老农民得以携手,农业机械化得以全面发展,沁州黄谷子规模化种植有了保障。如今,“沁州黄”产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种植发展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近一年来,沁州黄镇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高质量的“振兴样板”得以稳步推进。如今,沁州黄镇所辖区内的乡村沃野千里,丰收在望。在这里,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绿色农业和优良生态带给当地人们的美好生活,从“一张蓝图”到眼前的“一幅实景”,沁州黄镇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阔步前行。(实习生 王鸿 李千叶)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