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晋城市城区市场监管局出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16条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市场主体全周期管理服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倍增质升的若干措施》、落实《个转企登记办法》,从拓宽行业领域、便捷市场准入、财政税务支持 、方便贷款融资等方面明确培育扶持政策。
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晋城市分行联合开展金融专项服务个体工商户工作。推进商户信息共享,优化信贷服务方式,加大对个体工商户金融支持,力争2022年底前投放贷款0.8亿,2025年前投放贷款2亿。
提升市场主体年报便捷度。多渠道开展年报提醒宣传,支持市场主体多种形式填报年报公示信息,免费为市场主体年报提供指导帮扶,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年报率和年报数据质量,达到“唤醒一批”“规范一批”;持续推进企业年报“多报合一”,避免多头报送、减轻企业负担。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积极申报“山西精品”认证,组织质量管理、技术专家深入企业开展质量问诊、帮扶,在企业中设立首席质量官和质量特派员制度,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
加大标准化支持服务力度。推进标准化公共信息服务,推动标准化试点示范创建,支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化活动,根据成效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补助,稳步推行“山西标准”标识制度。
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和量值溯源体系。以“民用四表”、加油机、电子计价秤等民生计量领域为重点加强计量监管,筑牢市场公平公正的基准线。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食品、建材、服装、奥林匹克标志等重点商品或领域的侵权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搭建知识产权对接交流平台,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有效缓解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托“12315”“12345”等政务热线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投诉机制,持续清理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企合作、政府采购、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存在的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新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市场公平竞争投诉举报处置回应。
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强公用事业、民生、社会关注等行业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广泛开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山西省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引》等法律法规宣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意识。
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聚焦食品、老人和儿童用品等民意最盼的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曝光典型案例、震慑违法分子。
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围绕“安全、质量、价格、维权、服务”五个放心目标,强化示范作用,继续推进“美丽晋城诚信商家”放心消费建设,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打造“放心消费在城区”品牌。
推行柔性执法。落实《山西省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清单(试行)》,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手段,促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
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和异地办理方式,力争实现网上申请信用修复不见面办理,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实施信用修复,解除信用约束措施,鼓励失信市场主体纠正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
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组织开展涉企收费治理专项行动,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检查重点,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负担,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确保新的降费减负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全面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信用良好企业,根据举报投诉、转办交办等线索实施“触发式”检查,真正做到“无事不扰”。严格实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抽查”。推进部门联合抽查,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项检查尽可能合并开展,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郑小女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