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布局各类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区、步行街、商品集散地等,引领城市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支持县区统筹规划设置一批便民经营点,引导游商集中定时定点经营;培育夜间经济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这一举措,是当前民之所盼、社会所需。也是我省立足现实,实现市场主体倍增,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决策,是确保市场繁荣、就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项民生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有效措施
便民经营点运营成本少,就业门槛低,经营行业和门类广,对于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维护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我省这一举措的适时推出,可谓是接地气、惠民生,对恢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保就业的重要举措
“六保”中,保就业是首位。打造“烟火气”集聚区,设置便民经营点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拓宽就业渠道、灵活就业的重要形式,对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进城务工人员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的创业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打造“烟火气”集聚区对于保就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保民生的重要手段
我省出台打造“烟火气”集聚区的政策,其目的是帮助那些遭遇经济不景气的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增加收入来渡过难关的一项积极举措,是为这个群体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是特殊时期保民生的一种渠道。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有利于准备就业的群体或失去就业岗位者创业就业,有利于农副产品直销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便利化,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发展,对社会起着稳定器的作用。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拉动内需、活跃消费市场的有力抓手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拉动内需、活跃消费市场的有力抓手。便民经营点具有价格相对低廉和使用价值较大的特性,能满足许多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弥补城市消费的不足,起到活跃城市经济、促进消费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传统食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打造“烟火气”集聚区对拉动消费需求,解决农副产品过剩、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和风味小吃等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有效元素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能够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他们经营的物品种类、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一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特色商品和文化品位,不论是生活区、闹市地段、还是旅游景点,都能够让市民与游客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健康、充满创新的“烟火气”集聚区可以用它特殊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品牌,展现城市风采。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是政府善政的积极表现
打造“烟火气”集聚区,通过合理规划、开放区域和时段解决游商小贩实际经营难题,把该放开的都放开,该管好的都管好,这才是政府管理部门善政的表现。
目前,包括成都、杭州等多个城市已经探索出引导和规范游商室外经营的有效举措,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同时也促进政府管理者更多接地气、暖人心、惠民生,让人与城更加和谐美好。
随着政府鼓励政策的出台,“烟火气”升腾将成为必然。如何打造“烟火气”集聚区真正与城市健康发展相融合,实现有序规范发展,才是城市管理者当下必须做好的新课题。好的政策举措,一定要准确理解,认真贯彻落实,要坚持以民众的需求为中心,积极善为,让人间烟火在特殊时期绽放出色彩斑斓的光彩,为助力保民生促就业贡献一份力量。
张国胜 吴雅婷 董陶然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