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大同市召开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3-07-07 10:25:08    来源:本站

7月5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同市人社局加强培训育才、服务助才,吸引各类人才扎根乡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2018年“人人持证 技能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在大同市全面启动以来,人社部门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制度,面向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大规模开展普惠式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和就业底气。全市至今累计培训约33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3.7万人次,占受训总人数的41.15%。

精准培训,育用并举,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今年,为提升培训供需对接的精准性,大同人社部门围绕大同地域特点,在各县区广泛调研摸清劳动者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出台了《2023年推动精准培训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并面向社会公布了116个职业工种目录,方便劳动者“按需点单”,使技能培训能够精准发力,更具实效。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保障力度。以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重点实施订单式、项目制培训等,突出大数据产业培训,努力让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应培尽培、愿培尽培,争取实现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全覆盖。今年全市计划培训3万人,目前已培训8334人,其中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852人,占受训总人数的46.22%。对有意愿就近务工的劳动者尽力畅通培训结业到上岗就业的渠道,持续推进“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工程,在线上线下加强对大同市就业政策、就业环境、用工企业的宣传介绍,还针对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以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等形式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并积极拓展“互联网+”线上服务渠道。2021年与大同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至今的“云中揽才”直播带岗招聘栏目,节目辐射大同及周边内蒙古、朔州、张家口等地,极大地拓宽了大同市劳动力输出就业的机会与空间。

内树品牌,外拓市场,打通技能就业增收之路。持续推进“一县一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天镇保姆”“广灵巧娘”“灵丘阿姨帮”灵丘县“手编”“广灵剪纸”等劳务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对社会知名度较高,市场认可度良好的优秀劳务品牌,积极推荐评选省级劳务品牌,将劳务品牌打造成大同市扩大就业影响的特色名片,提升品牌之下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市场度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劳务品牌培训,帮助更多农村劳动力走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之路。仅“天镇保姆”这一劳务品牌就累计培训学员39147人,有29566人被顺利输送到京津沪等地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劳务收入4亿多元,带动1万多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2022年,大同市打造“北方好焊”劳务品牌,推行技能培训、考核取证、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累计培养焊工人才536人,其中高级焊工46人,持证就业率85%以上,年累计创收2000余万元。此外,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云州区人社局持续开展黄花种植、加工、销售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有3.2万名贫困人口通过经营自种黄花、在黄花合作社务工和黄花扶贫合作社分红等途径,实现稳定增收,7403人因此脱贫。浑源县加强“中药炮制工”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黄芪加工产业,1.67万名农村劳动力在培训后实现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今年大同市农民务工就业人数已达43.06万,提前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目前,正在筹建省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总站,力求进一步推进省际之间的劳务协作,推广具有大同特色的劳务品牌,进军国内国际中高端劳务市场。

多点发力,务求实效,打造多层次高质量人才队伍。今年,“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被省政府确定为2023年十二件民生实事之一。为积极推进、落实落细此项民生实事,保时保质保量推进建设,大同市县两级人社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围绕建设规划、基础设施、服务管理、信息支撑4个方面15项指标推进建设、开展评估。截至目前,云州区、新荣区、天镇县、广灵县四个县区已建成零工市场。云州区零工市场已正式投入运营开展零工服务。公益服务零工市场的建设运营,为方便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朋友就近就地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大同人社部门以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为重要平台,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坚持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以赛强能的方式,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近五年来,大同市先后承办了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焊接机器人操作工竞赛、山西省剪纸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各级别赛事,并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40余赛次。在大赛中,有30名农民选手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有53人被评为“三晋技术能手”,3名被推选享受国家政府津贴。这些优异成绩有效激励和带动了更多农村劳动者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走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

同时,大同人社部门一贯重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和“三支一扶”人员招募等工作,每年承接各县区招聘教师、医生、辅警、到村工作大学毕业生等考务工作十余次。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招募了814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的高校毕业生活跃在乡镇基层从事医疗、教育、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对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大同人社将继续积极锻造“强本领、转作风、重服务、争一流”的人社精神,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人社部门力量。

发布会上,还就针对农村劳动力如何开展精准、订单式培训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  王大元】

0.0692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