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升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实施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实施电信普遍服务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同市自2017年起,先后共实施了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4G信号累计覆盖559个行政村,宽带覆盖372个行政村,北斗授时改造157个基站,村委会、乡村医疗诊所等公共服务机构基本实现信号全覆盖,试点项目全部通过省通信管理局验收。从2019年年底开始,按照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我们统筹电信运营商,启动了5G基站建设,截至2023年4月底,已建成5G基站7039个,已实现5G网络市中心城区、县区城区全面覆盖。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全市圆满完成了电信普遍服务项目,极大程度提升了农村电信网络覆盖率,不仅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同时,也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随着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深入实施,在大同市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农村的电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基层群众用网络更加便捷了,从而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是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随着电信服务资费的降低,村民群众用手机收集农业信息、学习农业知识的积极性更高了,使用频率也提升了,不仅改变了农村用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从应用上去缩小了数字鸿沟,减小了城乡差别。二是奠定了乡村产业基础。近年来,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对农民致富、发展乡村新经济模式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这些都离不开前期网信设施的布局。三是解决了一些基层难题。最突出的就是疫情期间,有了前期的基础工作,在乡村的疫情防控组织、学生在线上课等各方面,给予了信息化支撑,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下一步,大同市将按照省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有关要求,将进一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5G覆盖,力争到2023年底,完成28个行政村5G建基站网络覆盖;到2025年底,行政村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的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本报记者庞善好 安红岩
【责任编辑 王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