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同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并回答媒体提问。
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业务分工,2018年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建立有效的考核和监管机制,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落实责任,统筹人力财力等各方资源,科学确定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
目前大同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健全,全市共有1423个行政村,收运体系覆盖142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共有自然村574个,收运体系覆盖574个,覆盖率达100%,已实现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下一步,大同市将强化宣传引导,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村民是农村垃圾治理的受益者、参与者,也是管理者。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标语、墙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会议、座谈等多种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发动,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强化资金投入,推进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补助、村民自助、社会赞助”的多元投入机制,市、县财政要将农村垃圾处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治理业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明确管理单位,落实管理责任,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会上,大同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大同市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情况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本报记者 庞善好 安红岩
【责任编辑 王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