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友协职能,推动全市民间外交工作高质量发展,大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于5月5日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和领导机构成员。5月6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有关成员,就大同市友协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大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于1984年,至今已走过39年的历程。2022年,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市委将对外友协纳入编制管理,列入群团序列,明确为正处级,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民间外交工作的重视。为进一步发挥友协职能,推动全市民间外交工作高质量发展,本月5日召开了大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上,市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李霞作了工作报告,省友协专职副会长李彦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和领导机构成员,通过了《大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章程》,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增强了大同市友协做好民间外交工作、助力大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多年以来,大同市对外友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友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中心工作,紧密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充分发挥民间对外交流主渠道作用,在开拓涉外渠道、加强友城联络、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举办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保等多领域交流互访活动数百次,对外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大同文化,讲好大同故事,大同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3个国家的3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11个国外城市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与22个国家的36个民间友好团体保持长期联系,“朋友圈”不断拓展,为推动大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同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宜人,开展对外民间交往工作有着天然优势。特别是当前大同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给民间外交工作也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为大同民间外交工作新发展带来新的广阔前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对外友协的发展,2022年,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升格为市级人民团体,设立了专职副会长,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协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二是当前我市正面临“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政策红利、综合效应正加速释放,大同对外民间交往工作迎来了重要机遇。三是第三届理事会已经成立,理事会成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精英,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团结汇聚理事会各成员单位和广大理事的智慧和力量,将对大同市民间外交向纵深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大同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中心工作,锚定我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实的举措做好新时期民间外交工作,在“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做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庞善好 安红岩
【责任编辑 王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