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网长治讯(郝高波 刘鹏)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长治市沁县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抢抓农时,盯紧“粮袋子”,拎好“油瓶子”,精优特新强产业。在全县试验推广2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这在沁县属于首次种植。
今年,沁县除在故县镇马连道、徐村等10个村落实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200亩外,在新店镇也开展了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筛选适宜该县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大豆品种和种植模式,进一步促进该县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确保粮油稳产增产。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让高位作物玉米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他们推广的“2+3”的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加3行大豆,在保证玉米亩株数的前提下,多增收一季大豆,预计亩均增产200—300斤大豆,增收600—800元。
为了引导农户积极试种,确保农民收益,不断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沁县各地由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作为组织主体,与农户签订协议,整合农户土地,依托中化现代农业负责田间生产全程托管,统一农资供应,提供耕种防收全方位服务,收获后统一核算收益。
实施托管后,农户种植一季玉米每亩成本大约500元,托管后一亩地一年仅投入150元左右。耕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都统一作业,减少劳动力,增加产量。同时,还能精准用肥用药,不仅产生经济效益,还有生态环保效益。
【责任编辑 王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