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金黄小米”托起和顺县牛川乡崔家坪村“黄金大产业”
发布时间: 2020-08-12 17:06:53    来源: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王建芳)夏日午后,在和顺县牛川乡崔家坪村的谷子连片种植基地,一串串谷穗嗅着香甜的空气,醉得弯下了腰身。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忙着对谷物进行除草和施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与村民的欢笑声奏出了一支夏日农忙的交响曲。

崔家坪村是一个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的纯农业村庄,因为处于丘陵地带,所以种地难、灌溉难、增收难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依托党的好政策,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发展谷子连片种植。如今,黑垆土里长出了“黄金小米”,成为了崔家坪村增收致富的“黄金大产业”。

在一片碧绿的谷浪中,村民李善贵一边给自己的谷子锄草,一边说:“一亩地打800来斤谷,一斤谷能推8两米,一亩地大概能卖3400来块钱,效益比玉米好。今年的小米品质好、上市早,一斤能卖到5元左右。”

仅仅靠着8亩谷地,年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这在过去,李善贵是想都不敢想。以前崔家坪村以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主,靠天吃饭,收成不稳,加之粮食卖价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为了让村民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村里不断调研、培训学习,走上了特色农业种植之路,发展起了小米产业,李善贵就是最早一批的种植户。

村党支部书记朱元林介绍说:“2017年,村里试种100亩的谷子,老百姓对这不了解,都不愿意种,我们村两委挨家挨户地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经过乡政府、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收成又好,大家就都开始试种了。”

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谷子,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亩,村委组织种植户成立了康顺杂粮销售专业合作社,定期聘请山西省农科院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还购入了拖拉机、旋耕机、种谷机等农机具,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谷物种植。近几年,县里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对连片种植的特色产业给予资金扶持,更加大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目前,崔家坪村的小米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粒粒小米托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每年秋分时节就是小米成熟的时节,通过收割、打谷、晾晒、碾米、包装,农历十月初,一袋袋新鲜的小米就会被送往顾客手中,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3000多斤。

家住义兴镇北关村的村民武卫平是崔家坪小米的“忠实粉丝”,他说:“每年秋天崔家坪米成熟了,我总是买够一年吃的,口感特别好,食绿色食品,我特别信赖。”

为了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出去,崔家坪村积极聘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讲师对全村的年轻人进行电商营销培训,让特色产业触网经营、触电销售,最大限度的激发产业活力。

现在崔家坪村小米年产量可达30万斤,产品已经获得无公害认证。村里还积极引入糯玉米、设施蔬菜等新品种,加上荞麦种植产量高、效益好,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6000元,实现了产业多元、结构合理、村民幸福的目标。

面对未来,朱元林信心满满,“我们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打造有机品牌,把我们的小米建成崔家坪村的一张名片,以产业带动经济,以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责任编辑  王瑞】

0.0812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