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忘忧草”变“致富花”——云州区热烈祝贺黄花被增选为大同市市花
发布时间: 2020-07-28 10:35:45    来源:


盛夏七月,漫步大同市云州区的乡村,一片片翻腾着滚滚金波的黄花随风摇曳,将广袤的田野装扮得生机盎然;忙碌的农民双手娴熟地上下翻飞,采摘着一根根金光闪闪的黄花;干净整洁的村庄、院落、晒场,晾晒着一笼笼刚刚蒸馏出来的黄花菜,仿佛黄金镶出来一样;工厂车间开足马力,清洗、筛选、烘干、加工、包装,及时将一车车精品黄花运送到全国各地……

在前期论证、市民投票、专家评审、市委市政府审定的基础上,629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增选市花的议案》及说明,决定增选黄花为大同市市花。

多措并举,昔日黄花菜变身“农家宝”

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又称“安神菜”“忘忧草”,具有止血、消肿、镇痛、清热等功效,与香菇、木耳和竹笋并称“中国干菜四大珍品”。

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黄花之乡”的美誉,因火山喷发后造就的富锌富硒土壤,加上日照时间长、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等天然优势,所产黄花拥有色泽金黄、角长肉厚、一花七蕊等独特上佳的品质,多年来产品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产品一直供不应求,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州区委、区政府将黄花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先后出台各类扶持政策21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开启了全程“保姆式”服务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黄花;给予农民每亩1000元补贴;黄花种到哪里,水利设施跟到哪里;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解决晾晒难题;为黄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推出“黄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植黄花的热情迅速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短短几年,全区黄花种植面积从脱贫攻坚以来的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盛产期黄花达9万亩,产值达7亿元,形成13万亩、8个万亩片区和109个专业村。

脱贫致富,小小黄花释放“大能量”

一切围绕黄花产业发展,一切服务黄花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黄花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2018年底,全市召开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在会上发出了总动员令:采取超常举措,全力以赴把黄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几年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扶持黄花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市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黄花加工龙头企业、黄花产业园建设、黄花种植补贴等,在此基础上,云州区又投入4600万元,建设配套喷灌2.7万亩、共享冷库38个,并按照“公司+农户+基地”“村集体+合作社+产业”等模式推动黄花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共成立黄花专业合作社95家,共吸纳7905名贫困社员,种植黄花2.8万亩,小小黄花释放出了巨大的产业能量、价值能量和品牌能量,成为推动脱贫攻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动能,进入盛产期的黄花,亩均收入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黄花的目标,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

打造品牌,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强农、品牌兴农,不断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全力打造“大同好粮”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大同黄花”就是一个核心子品牌。近年来,全市共培育黄花龙头企业10多个,研制开发了不同系列的黄花产品:黄花菜品、冰鲜黄花、黄花系列饮料、黄花真空冷冻、黄花提纯、黄花洁颜面膜……一时间,黄花深加工和延伸产品纷纷面世。为助推黄花产业做大做强,云州区在黄花品牌化、市场化、高端化上做文章,实施投资2000多万元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成了119个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帮助农民销售黄花等土特产品。在品牌打造上,云州区创建了大同黄花网、微信公众号,拍摄了电影《黄花女人》,推广黄花菜宴,组织黄花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销会,为5家企业取得了食品认证,树立特色品牌。同时,连续两届在大同举办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期间,成龙采摘黄花,为大同黄花代言,让大同黄花的品牌叫得更响。

目前,“大同黄花”商标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原产地保护认证,云州区已成为国家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黄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农副产品百强区域品牌,“大同黄花”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413日,省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云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大同黄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黄花产业提档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叮嘱当地干部群众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鼓励和殷切嘱托,为大同发展黄花产业指明了方向,是指导推动以黄花为代表的扶贫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文旅融合,增强品牌广度和厚度

近年来,云州区还依托黄花产业、近郊区位、乡土文化等资源,全面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火山天路、忘忧大道、忘忧农场等一批黄花采摘观光、健康养生等景点,与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坪国家沙漠公园、峰峪国家湿地公园连成一线,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的美丽景观,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吉家庄旅游小镇,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周边8个村集中起来,发展黄花产业,挖掘黑陶文化、赛马场项目,以此为带动,已经形成以黄花为媒的乡村旅游点23个。

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大同黄花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活动月期间,邀请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记者和书画摄影艺术家及大批游客,来到云州区旅游采风,品黄花宴,采黄花、赏黄花、拍黄花、探火山,体验采摘黄花的田园之乐。中央主要媒体报道了云州区发展黄花产业的做法,扩大了影响,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带动了农民增收。今年712日,以花为媒、助农增收致富的2020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正式启幕。活动月期间,黄花采摘消费扶贫季、百家媒体望云州采风、黄花产业发展论坛、黄花特色旅游线路体验营销、大同黄花主题摄影书画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进一步宣传和打响“大同黄花”品牌,推动黄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目前,云州区黄花总面积达到17万亩,盛产期的黄花9万亩,亩均增收5000元,总产值7亿元,全区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人均1亩黄花,呈现出由小到大、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星分散到规模化、连片化,由单纯种植、人工晾晒到标准化种植、工厂化烘干加工、市场化销售良好态势。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云州区在大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狠抓龙头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品牌产品,培植大市场,挖掘大效益,倾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黄花产业,涌现出宜民、云萱、三利、大连冰山、火山粮源等一批黄花龙头加工企业,开发出速冻保鲜黄花、方便食品、黄花饮料、黄花素、黄花酱、黄花宴等系列黄花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扩大了黄花影响力。

赋能黄花产业正当其时,云州人民将牢记习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健全黄花种植、加工、营销“三大体系”,以黄花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全产业链发展、产学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为路径,以现有黄花基地和产业体系为基础,加快培育全国一流的黄花产业集群,努力在科技创新、品牌推广上下功夫,全力推动黄花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领示范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产业、强农富民产业,让“大同黄花”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云州区新闻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周伟】

0.0824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