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化风成俗,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 2020-06-28 08:56:26    来源: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眼下,生活回归日常,却又“不同寻常”,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每个人都要慢慢适应防疫之下的“新生活”,把疫情催生出来的文明习惯和文明新风巩固下来,化风成俗,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纵观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让人们审视长期以来存在的生活陋习。有人说,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此次疫情不妨作为一次纠正不良卫生习惯、提升人居环境的契机,从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从行为上来一次“树新风”,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公共环境卫生的第一守护者。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文明健康的价值理念,并身体力行。我国传统中医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16字方针,这些都是对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科学倡导。而对于日常卫生习惯,早在《弟子规》中就以朗朗上口的三言韵文“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加以规范;全国各地再次倡导推行的分餐制、公筷公勺,也在十多年前就有人频频呼吁。此次疫情,许多人由衷感叹,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才是最好的医生。免疫力从何而来?就是从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中来。人类与病毒进行的是一场持久战,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只有每个人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升级自己的卫生安全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才能击败病毒,迎接健康的未来。
做公共环境卫生的第一守护者,要从日常不文明习惯改起。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打喷嚏不遮口鼻、生活垃圾一扔了之、野生动物乱捕滥吃……许多人对此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殊不知,这些陋习不仅暴露出一个人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而且会引发病毒的传播、瘟疫的流行。眼下,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再掀热潮,净化、绿化、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要人人有责,个个行动;不是一阵风,不能走过场,而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千千万万的身边“小环境”构建美丽洁净的“大环境”。
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人人都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免疫力,都为建立公序良俗而恪守责任义务,我们就拥有了战胜病毒、保卫健康的最有力武器。

陈力方

【责任编辑:王瑞】

0.0838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