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忻州讯(实习记者/马智宸)今年以来,保德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2017年脱贫摘帽和2020全面小康目标,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因村因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生态建设重点抓。坚持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完成人工造林7.39万亩,重点在水源涵养区、在旅游示范村、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打响生态品牌,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贫困群众因生态而富。
产业扶贫强力抓。重点实施杂粮种植、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红枣、特色林果、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营销、光伏等9大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工程,“一户一策”战略,直接帮扶4750余名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3400余元实现脱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300余元,实现精准脱贫。
社会保障强力抓。制定有针对性的分类救助政策,在教育扶贫、民政扶贫、健康扶贫、残疾人帮扶四方面各项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到位。实行“6+1”教育扶贫帮扶模式帮扶因学致贫的346人脱贫;通过民政扶贫,实现社保兜底1426人;健康扶贫主要落实“一免、七覆盖、一保险”政策,保障354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残疾人帮扶主要是“一补贴、一店三基地”工作模式,缓解并逐步消除1043名重度残疾人绝对贫困现象,为残疾人集中就业、灵活就业搭建平台,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抓。通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人员安置、资金保障和服务管理三类保障措施,确保1535户3543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常态抓。坚持把增强贫困群众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建筑工、厨师等技能培训,实现2000余名贫困群众持证就业上岗,提高工资收入;利用该县成熟的“租赁公司+运输中介+驾驶员”的运输体系,大力开展贫困劳力汽车驾驶员B照培训,为贫困劳力就业搭建平台,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提升据实抓。对照贫困村退出13项、贫困县摘帽14项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做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补足短板。
社会力量帮扶合力抓。通过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巾帼家政服务员、巾帼电商服务员等培训输出基地,创建巾帼创业就业示范项目基地10个;帮扶救助困难农民工800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00人以上,依托帮扶中心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歇脚点”;组织动员全县100个以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与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积极投身到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以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破零。
特惠政策扶持精准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制定出台县级特惠扶持政策,主要以“4个1000万”特惠补助强力助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即退耕还林特惠补助投入1000万、特色养殖产业投入1000万、红枣和沙棘等经济林种植特惠补贴投入1000万、扶贫领域科技创新投入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