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视窗网讯:(特约撰稿人: 菅永贤)盛世修志,望族撰谱。河曲县沙坪乡沙坪村共产党员、大同煤矿工伤致残、退休回村后连选连任村委主任的菅维树,历时二十多年,在他人协助之下,五易其稿,修成《山西省河曲县沙坪菅氏宗谱》,年前在太原鑫臣印务公司自费印刷出版
1996年冬,本来村务缠身、工伤后右眼摘除、保住的左眼视力只有0.5,维树老人却萌发修撰《沙坪菅氏宗谱》夙愿。从古至今,修谱都是一项繁杂艰难的系统工程。首道程序就是大张旗鼓地建立机构、落实经费。而他既没有张扬成立谱局,亦没有渲染筹款集资,凭着一颗真诚纯朴的心,随即动手,特立卓行,独自肩负起修谱的家族使命。
修谱要有一定的基础资料做保证。然而,菅姓为稀有小姓,源于春秋时期古代邑名(今山东菏泽成武、交乡一带),沙坪菅姓又于明朝洪武二年由洪洞大槐树迁徙定居河曲640多年来,史上仅有的“云子”(布谱),由于建国后历经数次政治运动而失毁;知情老人相继离世。资料的缺失,对一个仅有高小文化、年时花甲的老人来说,难度不言而喻。没有基础资料,他四处查访收集,或人托人或利用赶集过会、千方百计掌握知情人的联系电话,有空便问询;农闲时节,数次出访河曲境内以及内蒙古部分菅姓村落。多年来,他从不在意、不稽算自理的交通、电话等费用究竟支出多少,总认为自己的退休费完全可以保障。
他自我加压,为按自拟进度完成编纂计划,常常舍小家收成,顾大家使命。当别人在地里作务庄稼时,他却将自己的田地搁置一旁,走村入户,拜见长者;荒野古墓,捕捉踪影;查访族人,采集核实;精心斟酌,反复修改。劳碌一天后,别人可以看看电视,休闲娱乐,恢复体力,他却寻找方位和光线适合自己动笔的地方,耗费那只时常麻糊流泪的左眼,埋头修谱,乐此不疲地放肆劳累。
2016年11月,终于修成体例规范、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山西省河曲县沙坪菅氏宗谱》最终稿。该谱分设11章27节、532个页码,彩色插图24页 290余幅,共29万多字,16楷精装彩色印制。重点记载菅姓渊源、迁徙分布、世系支派、古今人物、家训契约、艺文遗事等。据考查,该谱为菅姓主要分布之地——晋、蒙、冀、豫、鲁、东三省新中国成立后,所修的首部菅姓家谱。
修成的《山西省河曲县沙坪菅氏宗谱》,填补了中国北方菅姓家谱空白,可为菅姓族人提供菅姓生存繁衍、发展演变、修身齐家、继志述事的人文历史,是全国菅姓其他支派续写家谱的良师益友,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要求十分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