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一向愚笨,虽读古人诗词不下万首,但能背诵的不多,惭愧地说,也就不足二十首。不怕大家见笑,就连自己写的诗也常常是写完就忘,如今,一首也记不得,实为汗颜。
我写诗有一原则,不无病呻吟,不讨巧阿谀,必有感而发。风霜雪雨、窘途坎坷、砥砺前行、绝不为自己唱衰歌。
如七律《逆风行》:岁寒风雨又如何,我是铜头铁铸陀。霜鬓浸淫穷北雪,额颏刻满楚天波。偷生穴蚁忙冬储,嗟叹高蝉空作歌。世界三千皆不易,荆衣挥斥笑蹉跎。这就是我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纵然风霜雪雨刻在脸上,我依然逆风而行,谁奈我何。当然,这与我在江南开过工厂,塞北搞过金矿不无关系。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
读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对读书的理解是渐入佳境,由不自觉变为自觉,进而转化为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古圣贤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七绝(中华新韵)《夜读》:不畏远途风雨欺,笑谈贫富论云泥。好书慰藉当良药,医我平生半世愚。这首诗慢慢咀嚼,或许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悟。
还有一首七绝,是我对自己六十年的人生感悟,实在没找到恰当的题目,索性就叫《无题》:三更烛泪轻轻答,万绪千头夜夜爬。半世漂泊杨柳絮,余生不屑向阳花。俗话说,涉深水得龙,涉浅水得虾。读诗也是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接下来,我用三首五言绝句来表达不同情景下的另一种思想。《梦剑》:天赐青铜剑,犹闻万里声。冥冥谁警我,汲汲待遐征。这是一首不甘寂寞,时刻等待召唤的一种心理。《题崖柏》:壁立树逾千,犹移日月悬。瑕疵无俗品,奇崛欲撑天。这是一首宣言诗,也是向长天发出的长啸。我虽平庸,且有瑕疵,但依旧要撑天。《自勉》:回眸三万里,放眼一千年。过客应酬梦,安能负地天。这是一首直抒心意的自勉诗。我们每一个人皆为天地过客,但每一个人皆有梦想,那么,我们就应该为梦想而努力,不负天地。
思归的五言律诗,题材自古有之,要想突破较为困难。自以为楚天塞北都留有足迹,相比别人思归之心更为刻骨。特别是听到老父亲突然卧病在床……常常夜不能寐,回归之心更是难以言表,无奈之下,只有以诗慰藉情怀。《思归》:苍梧三点泪,雁塞一行书。斗柄形生意,龙城心待舒。逝波入夜梦,落叶进秋初。慈父声频断,赊风击矮庐。
《构思江山万里图》光看题目大气磅礴,其实,谁心里都有,但要写出来或画出来就大相径庭。七律(中华新韵)《构思江上万里图》:含毫研墨意徘徊,无限江山竞笔裁。当取峰高三万尺,截留水韵八千拍。风霜不改真颜色,烟雨粘涂点点哀。再为穹天缀红日,一行斜雁自南来。这首诗我重在扣住构思、布局来写。首联点出主题,颔联和颈联层层递进,尾联补白。整体形成一幅画面,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包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面对如此的节日,面对仰之弥高的诗人,我不敢无诗。但怎么写才能不落俗套?三思,写七绝一首《屈原问》:灵台偶遇语轻多,汝在当年意若何?众目醉迷君独醒,可嗔携手赴汨罗。面对屈原的发问,我真不知如何回答。虽然年年与屈原梦中神往,但今年屈老夫子的提问一针见血,叫我不知所措。扪心自问,我是一个懦夫。面对不平,我不敢大喝一声,挺身而出;面对不公,我不能舍身忘己,对簿公堂。如此,我怎么可能与屈老夫子同赴湘罗。我能回答吗?我敢回答吗?
好在是写诗。但是,诗,何尝不是每一天用一把利刃,把自己的心一刀一刀拉开,将心中的丑恶善美公之于众;何尝不是将每一天的风霜雪雨与自己的一腔热血千百次的埏蹂、锤炼,然后,成字、成句、成诗。
行文至此,总有一种王婆卖瓜之嫌,好在人老皮厚,也就心安理得了。
作者简介:常啸,原名常怀珠。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初诗文散见诸多报刊。2016年与书法大家欧阳中石、马德乾老师合出《风范一品大家》书法诗词一书。古风6首荣登《2017当代诗词名家精品台历》。律诗、绝句被书法大家马德乾老师写成书法作品录入《人民书画三大家》 《中国艺术大家》 《孝经》等书中。2017年荣获“第九届华鼎奖全国诗词大赛”金奖。2018年律诗、绝句百首被收录《国家诗人档案典藏》等书。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