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晋城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 指尖触摸文字 书香浸润心灵
发布时间: 2025-04-24 09:06:59    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

扫码看视频。拍摄:薛建英制作:张婷 实习生:刘超

  “这一刻我们相聚,欢笑中有我有你,拥抱每一份鼓励,心与心连在一起,生命的成长里,走过多少个奇迹,走过千里万里……”4月20日,晋城市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里传来郎朗读书声。20余名盲童与视障队员身穿红色校服,端坐在教室,用指尖触摸文字,齐声诵读,让书香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全民共享阅读的浪潮中,有一群特殊的追光者——盲人读者,用独特的“摸读”方式,诠释着阅读对生命的滋养。
  用指尖阅读,看不到却感受得到
  每天清晨,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的盲童们走进盲文教室,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游走,触摸那些由凸点组成的“文字密码”。
  盲文由6个点位的组合构成,通过手指触感传递到大脑,转化为可理解的语言。盲文图书的书页比普通书籍更厚实,每一页布满密集的凸点,排版需遵循特定规则——文字、标点、格式均以点位组合呈现。
  “看似简单的‘摸读’,实则是指尖与心灵的深度对话。虽然我们看不到,却感受得到。”队员焦路来说,听书容易分心,并且会记不到心里。但“摸读”时,手指划过纸面的触感能让你更专注,边读边思考,理解更深刻。
  走进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图书馆,里面整齐排列着数百册盲文书,从文学名著到科普读物,从教材到艺术手册,凸点构筑的文字世界,成为视障群体连接外界的桥梁。
  “阅读从不限定于眼睛,而是心灵对知识的本能渴望。”这是宣传队院内“阅读之花”的寓意。1995年,开办盲文班;2015年,建成盲文图书馆。多年来,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始终致力于让视障群体实现“阅读自由”。如今,每天一小时的盲文学习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在图书馆阅读成为他们共享的幸福。队员们在“摸读”中感受经典的温度,在诵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正如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副队长宋学敏所说,1995年第一次摸到盲文书时,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凸点,更是一扇打开的窗,每一本书都在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黑暗中寻找生命之光
  “‘摸读’让我们在文字中感受力量,即使看不到世界,也能通过文字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生命之光。”朗读现场,队员们纷纷说出“摸读”带给自己的改变。
  1946年5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陵川县24名在当地流浪说书的盲艺人会集在一起,成立了陵川县盲人宣传队(1969年改名为陵川县曲艺宣传队)。他们长期活跃在太行山深处,说新书、唱新调,用陵川钢板书和陵川丝弦书,把欢歌笑语传到千家万户。
  近年来,曲艺宣传队陆续编排了《二十大精神指航向》《世世代代跟党走》《良好家风永传承》《依法治国就是好》《初心曲》《民法典》《陵川号兵》《二十届三中全会放光芒》等50多个优秀曲目,及时深入全县农村、企业、街头、军营普及宣传。用特殊的肢体语言,字清板稳的曲调,生动逼真的表演,感染着人民群众,叫响了“新时代太行文艺轻骑兵”的宣传品牌。截至现在,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2万场次,演出各类形式节目4.2万余个,自编自创节目1.5万余个,受众达2500万人次,总行程80万里,10多个各种题材的曲艺作品,成为架起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对盲人读者而言,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心灵的寄托。通过阅读,重新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宋学敏用整整30年的阅读习惯证明了追光者的阅读奇迹。如今,盲人曲艺宣传队从成立盲童班以来,已培养100多名学生,现有的队员中,20多名队员能熟练地阅读盲文,图书馆每天都充满笑声,那是求知的快乐。
  阅读不是明眼人的特权,而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当盲童的指尖划过盲文课本,当整支队伍在书香中收获成长,这群盲童用指尖丈量世界,用心灵书写光明。即使身处黑暗,他们也能通过“摸读”来感受文字的力量,让每个灵魂在书香中自由翱翔。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通讯员 武水娥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

0.1134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