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滔滔长江水,巍巍荆楚风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2024年1月23日,一列火车从武汉长江大桥上驶过(无人机照片)。
湖北,坐拥最长长江干线
江水浩荡,在这片土地上浇灌出
浪漫灵动的荆楚文化
成为长江文化的重要代表

2024年4月15日,观众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睡虎地秦简展厅参观。睡虎地秦简被发现于1975年,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



2024年11月6日,在湖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
牢记总书记嘱托
湖北持续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加快构筑长江文化高地

2023年12月4日,考古人员在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熊家岭水坝现场工作。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




向科技求创新
同生活更贴近
荆楚大地上
文化遗产阐释手段不断丰富
活化利用成果丰硕
古老的文化涌动年轻的气息
与人们热情相拥
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越发相得益彰






古老的河道,永远涌动年轻的潮头
悠久的文脉,持续跳动强劲的脉搏
长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走近大众
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正在奏响

摄影:肖艺九 伍志尊 杜子璇 宋文
编辑:毕晓洋 刘杰 张浩波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