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秀水灵山大写人——浅谈《灵秀水神山》一书的灵魂人物
发布时间: 2025-04-22 12:42:47    来源:山西市场网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彦青、李晶明主编的《灵秀水神山》一书,是继盂县文联编印的《乡愁新韵》之后,又一本宣传盂县人文山水的好书。

《灵秀水神山》一书涉及散文游记诗词曲赋及文学评论和文化研究,要通过一篇文论就想把这些内容说透是不容易的,很容易让读者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笔者想通过对成就该书的一些灵魂人物的关注,使读者对《灵秀水神山》一书在千年岁月里形成的文化元素有个大致了解。

首先要说的灵魂人物当然是“水神”了,本书的所有文字皆因此而生。她的原型来自于盂县民间传说里的“柴花公主”,水神山亦此而名。柴花公主乃五代时期后周节烈殉国的周世宗柴荣之女。传说柴花公主,从小习武,性格刚烈。显德七年(960)“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柴花公主不甘委身于赵宋,就带着几名贴身侍女逃出京城,最后落身于盂县水神山中。面对国破家亡的残局,柴花公主悲愤至极,连叩三头,碰得泉水涌出。在如绳蜿蜒而去的泉水处(民间籍此亦称水绳山),自缢于水泉附近一棵枣树之下。公主殉国之后,其刚烈气节深深感动了盂邑百姓,大家纷纷捐钱捐物,立庙祀之,这是“烈女祠”的由来,据现存碑碣记载,此祠最早建于北宋时期,至迟建于金泰和二年(1202)。烈女被尊为神应该是元朝以后的事了,与一首诗有关。

接下来的灵魂人物自然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诗人了。

千百年来,盂县城背依原仇山(今称高城山亦曰高神山因春秋时仇犹国君殉国于此得名)而建,现在的水神山就是委身于高神山脉皱褶里的一处崇林蔽天的幽静之所,这样的一处“世外桃源”当然是吸引城里历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欣赏四季不同美景陶冶情操的绝好去处。元至正元年(1341)任盂州知州的程明德来此巡游,作了一首《敬谒灵祠》的诗词:“乱山深处有灵湫,三载传闻志未酬。今日敬焚香一炷,松风十里水神头。”庙主奉地方首长的题词为瑰宝,并镶嵌于烈女祠钟楼东墙。很明显,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每逢庙宇重修完工需要勒石以记的时候,那些被请来撰写碑文的文化名流自然会用目光紧紧盯着墙上的诗久久品味揣摩,而那句化自唐杜牧“春分十里扬州路”的“松风十里水神头”名句里的水神是指谁,在自觉不自觉中就成了历代碑文解说的重点。《灵秀水神山》一书之“历史留痕”一栏中收录了21篇碑刻原文,这些形成于明嘉靖四年(1525)以下至今不同朝代的碑文内容大部分主要叙述了两件事,一件是解说探研“水神”是谁,另一件事就是叙述了重新修葺“烈女祠”的原因及参加修葺的组织者和投资人。窃以为程明德这首《敬谒灵祠》之诗词,无疑乃开启水神山景区的先河之作。这首之后,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迎来了无数游客和文人雅士,随后明代盂县籍的兴化府知府大人高楫来了,他留下了《烈女祠》:“千年苦节云开殿,一片冰心水作城。”清初的三晋文化名人布政使参议、守道武全文来了,他留下了《游水神山四首》。玉田县知县赵嵩年来了,他留下了《登水神山抱泉楼》:“但使贞心留五代,岂止山色秀千秋。”江南盐运使田国俊来了,他留下了《题水神山》:“楼上青松楼下泉,松声泉韵两悠然。”虞城县知县刘声骏来了,民国盂县知县王堉昌等也来了,这些官员均为水神山的景致喝彩叫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但水神山的名气在盂县似乎还不大,即使是盂县当地人,也还有不知道的。因为它并不在明代的全县八景之列、清代的“古仇犹十景、十二景”之中。武全文在《仇犹山水记》中把水神山称为烈女山,就说“烈女山以合抱奇,不知者什二三焉”。

时光进入21世纪,2009年4月1日,石太客运专线阳泉北站开通,与之毗邻的水神山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这是一个凤凰涅槃之蝶变时刻。

这个时候再谈《灵秀水神山》里的灵魂人物,自然就应该是推动景区发展的谋划者、建设者和宣传者了。

通过阅读可以知道,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水神山腹部建筑恢宏的报国寺历经3年时间修复建设,于2015年5月16日对外开放。这里开始一改千年寂寞,一跃成为阳泉市的风景名胜,2021年3月,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继续将打造水神山和报国寺这“一山一寺”作为推进全县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神山风景区的升级增添了强劲动力。2023年,水神山风景区成为国家3A级景区,与县境内的老品牌4A级藏山景区、大汖温泉度假景区,构成了盂县最主要的三大品牌旅游景区。

盂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连斌在《灵秀水神山》一书前言中提到:2013年11月,由盂县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韩万德主编的《水神山文化通览》对传承水神山的忠烈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灵秀水神山》一书的后记里提及到一个人即一度法师,2011年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多方奔走,为报国寺的修复建设募集了大量社会资金,对水神山景区的建设和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期间,他还组织成立了盂县佛教协会、佛教慈善功德会等公益社团,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当地民族宗教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编之一的李彦青,为现任盂县文联主席、盂县作协主席,在《灵秀水神山》一书中的作品收集采用过程中,注重对文学、摄影、绘画、书法、戏曲、剪纸等多种艺术种类的糅合融通,力图从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近年来盂县水神山文化的发展现状,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会出其苦心孤诣。《灵秀水神山》的编辑过程中还收集有很多作者的多篇作品,但是本书仅选录了他们的部分代表作,虽然说有遗珠之憾,但他们的贡献可圈可点。

李晶明作为该书的另一位主编,《灵秀水神山》中的30页插页的所有拍摄均源于他多年的辛苦收集和组织整理。不仅完美地展示了水神山景区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山水、祠寺、草木、花叶、建筑之美,还历史性地再现了很多水神山景区发展过程中重要活动的珍贵一瞬。从这些光影中,我们能深刻感悟到一位摄影人对水神山的痴情。当然,这和他曾担任盂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盂县摄影家协会主席的社会职务不无关系。不论是水神山碑文石刻的拍摄,还是水神山文化研讨会的召开等等,都印证着他辛勤的付出和责任担当。

在《灵秀水神山》一书的游记诗文里,我们会感受到众多作者对水神山这座盂县文化名山的赞誉珍爱。无疑,他们都是构成《灵秀水神山》灵魂人物的当然一分子。

关于水神山的灵魂人物,我想,还应该包括现在一批又一批接踵而至的游客,谁又能否认他们手里的相机和笔下的文字不是产生下一部《灵秀水神山》大书的灵魂书写者和传播者呢?(高保民)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1092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