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当前煤炭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聚焦全年经营目标,紧盯关键环节,全力践行“利润=收入-支出”效益公式,促进由生产者向经营者再向竞争者的身份转变,聚焦总控费用、细查成本、技术优化等方面,打响“提质增效”攻坚仗,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严控节支算“总”账。该矿依托“KPI+GS+价值回报率”为基础值,围绕安全、经营两个核心重点,形成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激励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推进各级干部“目标任务、考核评价、薪酬分配”一体化融合管理,真正实现“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依托云表管理平台,实现了经营管理数据分析和绩效考核兑现。结合内部市场化工资结算,充分调动全员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构建成本管控体系,纵深推进全面预算制管理,吨煤成本环比下降。持续压降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加大外委转自修力度,完成采煤机、皮带机、乳化泵、综采变频器等12项自修项目,零星机加维修产值同比增加2.2%。
成本管控算“细”账。该矿针对2025年全面预算进行了指标分解,将精细成本管理作为提质增效的关键点,挖掘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降本潜力,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管控成本,力争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
建立材料交叉审核制度,组建物资计划审核管理小组,精准物资计划提报,杜绝“用不用都报”现象;建立物资领用抽查制度,每月专人专项抽查队组领用物资的使用情况,确保领用相符;制定物资复用计划,建立设备配件计划执行反馈制度,实现配件计划、采购、领用、更换、回收全过程跟踪管理。此外,统一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方案,提高设备配件通用性与互换性,减少大部件储备,提高配件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确保材料、配件零遗漏、零隐患。
人才培养算“大”账。该矿通过广泛开展岗位建功、劳动和技能竞赛、名师带高徒技能传承等活动,全面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岗位能手。丰富和拓展“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井上培训车间”等载体,推动业务骨干管理、培养、使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目前,该矿顺利完成“矸石回填巷道平整压实一体机改进应用”“陷阵板自动喷气除尘装置的制作与运用”等多项技术攻关项目。

该矿通过制定员工队伍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加大井下一线岗位的专项培养,切实打造一批“三有”岗位能手。走进该矿综采队学习工作室,风采展示栏的荣誉榜详细介绍着该队完成的“五小”创新作品,这些“小发明”让日常工作更加安全可靠、设备配件搬用省时省力。每一次技术优化与生产的深度融合,都将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张刚强 杨静 曹梦璐)
【责任编辑 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