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古称上党,因“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而得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
图/©:地理学社
长治原为潞安府府治所在县名,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
图/©:地道风物 康辉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长治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众多史前神话传说,三千多年里行政建制从未中断,“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在中华史前神话传说中,上党神话以其源流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内容之详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境内广泛流传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被誉为“神话之乡”。
图/©:长治党史地方志网
羿于境内屯留县老爷山上挽雕弓射九日,化枯焦为绿荫,救黎民于灾魔,实际上是远古时期抗旱祈雨的一个的传说。
图/©:长治党史地方志网
炎帝之女女娃,奉父命治漳河之患,因游东海而溺亡,她愤而化作精卫鸟,誓衔西山之石填东海之渊,世人敬其为而嘉其志,留下了“精卫填海”的不朽传说。
从上古时期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置上党郡,再到新中国最早全面解放的城市,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刻下深深的印记。
图/©:长治新闻网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曾在郊区老顶山、长子羊头山尝百草、兴稼穑、制耒耜、得嘉谷,教化于民,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
图/©:走吧网
作为一直以来的文明核心区域,长治这片土地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尧舜禹时期属“帝都畿内”,历史文化正如其名,源远流长,正理平治。
图/©:iamAlexx
传说时代之后,进入到封建时代,周天子分封天下,一个被称为“潞国”的国家在这里诞生。而“潞”这个名字,在长治被沿用了上千年之久,从潞州、潞安府,到今天的长治市潞州区和潞城区,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在长治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图/©:马且停
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汉承秦制,汉时上党郡统领14县,包括了长治市所辖13个县(市、区)的全部和晋城、临汾、晋中3市的各一部分。
图/©:地道风物 李平安
明朝升潞州为潞安府,设附廓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割黎、潞、壶3县地置平顺县,长治、平顺之名由此而来。
山川秀美 雄奇壮丽
太行“迤丽东北,延袤千里”,峰峦叠嶂 关雄隘险,太岳群峰耸峙,巍峨峻秀 、林密谷幽,漳河三源相汇,滋润上党沃土 、蜿蜒潺潺东流。
千峰竞秀 、万壑争奇,壁立千仞的黄崖洞、云蒸雾罩的紫团山、空谷幽深的广志垴、层峦叠翠的老顶山,诘屈难行的羊肠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虹梯关……充分展现了太行山的雄奇和险峻。
图/©:中国国家地理 张涛
在武乡县板山到黎城县阳坡、广志山一带,因为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作用,石灰岩山体形成了兀立群山之上的峻峭岩体,岩体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倾角近90°,两壁垂直,如薄板挺立,因像一条条游弋在山顶的长龙而被称为“太行龙脊”。
图/©: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集雄、奇、峻、美于一体,峭壁陡立,峡谷纵横,极为壮观。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引人入胜的溶洞、遍布群山的林海尽在峰峦涧壑之中。虚实互融,风景如画,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其中以八泉峡最为盛。
图/©:I长治
通天峡被称为“北方小九寨”,是一处以峡谷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区,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峡谷深邃,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让人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惊叹。
图/©: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
老顶山位于长治市东北约5公里,海拔最高1378米。沟壑跌宕起伏、松柏郁郁葱葱,森林总面积达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形成了雄奇秀美的森林景观,被誉为长治市东部“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
图/©:山西文旅集团
黄崖洞集雄奇与壮美于一体,翁圪廊峡谷是从东面进山的唯一通道,雄奇险峻、断壁如削、曲折蜿蜒、壁立千仞。
图/©:沁县政府网
太行龙洞是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溶洞,形成于5.7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期,虽地处北方却具备南方溶洞特征,观赏价值和考察价值属华北前列。溶洞内大厅宽大,气温宜人,空气清新,各种造型奇特的景观流光溢彩。
图/©:明月相伴
鹅屋天生桥是一座天然的石拱桥,造型优美,其桥洞呈标准的圆拱形,桥宽约5米、跨度仅50米、最大高度150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蔚为壮观,宛若天工。
图/©:地道风物 焦潇翔
神龙湾挂壁公路全长1526米,共有33个连体洞和39个窗口,远远望去就像一扇扇窗户。神龙湾挂壁公路是全村800多口人用了15年凿通,蜿蜒曲折,似一条悬挂在山中的巨蟒,嵌在如刀劈斧削的绝崖陡壁之上。
西逶迤的太岳山 ,松涛震云海、 飞瀑击流泉、峰奇松挺的灵空山、藤缠泉泻的盘秀山、山叠环绕的提神岭、峰矗泉涌的发鸠山、花奇草异的花坡、水回鱼转帆影动的沁河……充分显示了太岳山的秀美和多姿。
图/©:沁源县融媒体中心
灵空山为太岳山支脉,山上松林密布、古木参天,四周峭壁如削、山涧幽深,素有“四十里林子不见天”之说。树龄600年以上的“九杆旗”,高达45米,被称为“世界最大油松”,是名副其实的“油松之王”。
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西总站
图/©: 秋雁拾翎
花坡平均海拔2500米、面积10000余亩,是太岳山的主峰之一,属山西屈指可数的典型亚高山草甸之一,花草种类达120余种,每年夏季各色花草争奇斗妍,绵延万亩,享有“天然花园”之美誉。
中部著名的上党盆地内漳河、绛水奔流其间,平畴绿野一望无际,这些都是绝妙的天然胜景。
图/©:长治新闻
图/©:I长治
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58.72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林木茂密,生态功能丰富多样,已经有160多种鸟类栖息,500多种植物繁衍生长,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打卡拍照的热门景点,被誉为“太行明珠”。
图/©:长治党史地方志网
太行水乡位于浊漳河畔,悬瀑飞泻、高峡平湖、浊浪滔天,素有华北“小江南”、“百里水乡”的美称,将北国山川的阳刚之美和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秀完美融合,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文化厚重 古迹众多
长治可谓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古建文物丰富。(全市共有3580多处古建筑)数量多、存续久、价值高,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建筑编年体史书”。
长治有3580多处古代建筑,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而不间断,是全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体系最完整的地区。 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图/©: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原是上党郡署的大门,建筑坐北朝南,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左侧建有钟楼、右侧建有鼓楼,两楼台基高峙、平行排列,威严气派,不难想象鼎盛之时到底是何等壮观。
图/©:地道风物 李平安
举凡古都,城隍庙都是标配,在长治规格更高的城隍庙就有两座。一座是800多年历史的潞安府城隍庙,占地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非常罕见;另一座则是号称总管全国所有城隍庙的“天下都城隍”,庙内建筑风格融历代遗风,风格各异,精致非常,栩栩如生。
图/©:满山望海
天台庵是全国仅存的4处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为佛教天台宗所创,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台宗殿堂。现存正殿一座,厅堂式建筑,全为唐制。
图/©:老顶山旅游发展中心
龙门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现存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是中国唯一一处集五代至清代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结构和工艺,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建造技术水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木构古建博物馆。
图/©:槑羽汀
大云院始建于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三年,历代多次重修,现存遗构包括早期所建的大殿、七宝塔以及清代、民国时期所建的其他殿宇。
图/©:图虫创意 寻觅梦
金灯寺坐落在素有“不登林滤山,不知太行险”之说的林滤山东面陡崖之上。远远望去,寺顶巨崖当空、寺下万丈深渊,窟的外檐就山开凿,浑然一体,自然形成一座座殿堂。
图/©: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法兴寺始建于后凉神鼎元年,现存建筑布局为唐代特征。其中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燃灯塔,通体青石构建,小巧玲珑、形制秀古,颇为少见,在国内仅存同类三塔中,唯此保存完整。
图/©:地道风物 石耀臣
五凤楼是玉皇观的山门古楼,相传,五凤楼是为了纪念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而建。整座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楼广深三间,五重檐外加围廊,红墙绿瓦,高大雄宏。据说像这样高规格的同类建筑世界上只有三座,其余两座在北京和日本东京。
在众多的寺观庙中保存着一大批,艺冠华夏的历代彩塑、壁画、石刻和石窟,堪称我国古代艺术之珍品。
图/©:上党晚报
图/©:长治党史地方志网
观音堂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精品之作,满壁神佛、五彩纷呈、精工细作,悬塑被赞为“海内悬塑之冠”,被誉为“明代悬塑珍品、上党文化瑰宝”。
图/©:槑羽汀
大云院弥陀殿内壁画是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中,唯一仅存的五代时期作品,现存46.8平方米,东壁绘制内容为“维摩诘经变”,画面中部存可辨识榜题9处。
图/©:沁县政府网
南涅水石刻为窖藏石刻,根据碑刻记载最早的为北魏永平三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集北魏至宋朝6个朝代的石刻艺术作品1126件,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佛教、民俗不可多得的佳物。
图/©:北京交大古建筑
金灯寺石窟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其人物造像既承汉魏唐宋之遗风,又具明代石雕之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红色记忆 民族脊梁
长治是著名革命老区,全市有600多处革命纪念地,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孕育出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
抗日时期 ,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
图/©: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位于武乡县东的丘陵山区,1939年10月11日,八路军总部迁到这里,在此驻扎八个半月的时间,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个院落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华北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的创建,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就是在这里指挥的。
图/©:山西经济日报
黄崖洞因悬崖陡壁皆为黄色、东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险要,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就在这里诞生。黄崖洞兵工厂从1940年全面开始武器制造和研发,研发出我军第一种制式步枪——“八一”式步枪、第一种自产“掷弹筒”,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
图/©:武乡融媒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声声深情的讲述,瞬间将人们带入历史,带入太行山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获得“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170多项荣誉称号。
解放战争初期 ,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上党战役”,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拉开了序幕。
图/©:大熊逍遥游
上党战役北关战地旧址屹立着刻有铭文的假山,记载了79年前上党战役的壮烈场面。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无扇之城 康养圣地
山坡地和丘陵地形占据了全域的89%,有“东城山光西城水,一城风景半城绿”的盛名,壮美的太行山水和独特的地形地势,造就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黄金人居带”气候环境,成为华北地区少有的生态宜居之地。
图/©:黄崖洞壶山温泉
黄崖洞壶山温泉海拔在1000米以上,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负氧离子含量高,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健身的理想胜地,极具南国风情的室外露天温泉和景观园林,四周被高耸茂森的太行山脉环绕,仿佛置身仙境般的朦胧雾气中。
图/©:沁县县融媒体中心
沁源森林康养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接近60%,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拥有多处国家和省级森林旅游地,围绕打造“冬游海之南、夏住沁之源”森林康养旅游品牌,以养心、养生、养老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森林康养第一县”。
烟火美食 上党味道
长治的特产美食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每道美食都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品尝之余还能了解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
说到“上党味道”,有才的长治人给美食也编出一套顺口溜:壶关羊汤水煎包,长子炒饼豆火烧;屯留煎饼油炸糕,黎城菜角和头;、潞城甩饼卷腊肉,襄垣拉面砍三刀;武乡抿蛐擦蝌蚪,沁源莜面栲栳栳;沁县干馍刀拔面,荫城猪汤泼火烧;市郊拔子三和面,平顺八股好油条。
图/©:山西文旅集团
壶关羊汤是把煮熟的羊下水切成丝,浇上羊骨头老汤,并配上盐、醋、味精、香菜、辣椒等佐料,鲜香味美,具有暖中补虚之功效。
图/©:小里说美食
长子炒饼被评为“山西名小吃”“上党名吃”,历史悠久,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制作精细,操作流程要经过四十八道工序,成品色泽金黄,爽口不腻,质地柔软。
图/©:长治快讯
潞城甩饼是潞城独有的一种特色民间小吃,甩饼就是春饼的一个品种,潞城一带民间多用驴油制饼,吃甩饼时再卷上腊驴肉,油汪汪、香喷喷,不软不硬、回味无穷。
图/©:网络(侵删)
八股油条是平顺著名的小吃,因八条合拢炸制而成,故称“八股油条”,脆香可口,成形别致。
长治不仅有值得一尝的地道美食,还有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特产。
图/©:檀山皇
沁州黄小米是产于山西太行山区的一种小米,民间谚语谓“金珠子,金珠黄,金珠换不来沁州黄” ,被誉为“小米之王”,有着数百年作为皇家贡米历史,是优良黄小米的种源传承,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
图/©:中国黄河电视台
黎侯虎是发祥于黎城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被誉为中国第一虎。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名扬海内外。
图/©:非遗说是
上党堆锦享有“立体国画”和“软体浮雕”的美誉,是把丝绸、锦缎用极具立体感的形式诠释出传统的国画和雕塑艺术。
如今的长治,是时尚潮流品牌聚集地,是让舌尖味蕾流连忘返的饕餮盛宴,是充斥着新生多元的商圈街区……
图/©:I长治
与2300多年的建城史交相辉映,左手历史,右手繁华 ,长治太行了!( 赵泽乾 赵泽坤)
【责任编辑 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