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日前,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在该局机关四楼会议室召开了“教育系统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本次会议以《山西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先进县(市区)评估标准及办法(实验区)试用通知》为行动纲领,集结潞州区直中小学、幼儿园及各联合学区家长学校工作负责人,通过政策解码、经验共享、路径探索,共绘"校家社协同育人示范区"建设蓝图。
政策领航:制度学习明方向
潞州区教育发展中心关工股主任赵双凤对《山西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先进县评估标准及办法》进行了深度解读,结合潞州区实际情况,明确了近期重点工作,为各校协同育人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与清晰的行动指南。
会上,大家还系统学习了《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制度》《长治市潞州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的指导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及运行规范,为推动各校家委会工作向标准化、科学化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创新:教联体模式新探索
会议深入解析了“教联体”的内涵与工作机制。“教联体”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通过机制重构与资源整合,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开启了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华丰路小学副校长杨吉祥以《挖渠开沟,家校连通》为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从家校矛盾的化解、教育家长的重要性以及润物无声的效果三个方面,生动讲解了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八一路小学副校长常志龙从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成效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四个方面分享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情况,展现了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工作成效,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是规范化家长学校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的质效跃升,是家庭教育指导从“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治理”的转型。期待通过本次会议,各学校都能以系统思维打破边界,以创新机制激活效能,真正实现“1+1+1>3”的育人新格局,让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温暖磁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联结中向阳生长。(张刚强)
【责任编辑 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