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山西与世界的见“面”
发布时间: 2025-02-11 10:14:11    来源:本站

王张龙与观众互动

“有位西班牙的朋友很喜欢山西面食,想高薪聘请一位年轻的面点师傅来西班牙常驻,您那儿有合适的人选吗?”2月7日傍晚,王张龙接到一通询问的电话,类似的电话他今年已经接到不下6通。

“像这样的工作机会近几年明显多了起来。”王张龙挂掉电话眼里带着欣慰的笑意说。

王张龙是山西省龙须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在传承和弘扬山西面食文化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6年。

26年的时间,王张龙见证了这条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也记录了面食文化传承的变迁。在他的记忆中,那碗往往出现在厨房里、餐桌上看似寻常的面条,冲破了固有的印象从“幕后”走向“台前”是从2003年开始的。

2003年,在太原举办的“国际面食节”上,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组织召集数位优秀的面点师傅,将传统的面食技艺配上山西民乐、鼓点等,通过多人同台的方式,气势磅礴地展示给观众,是一场艺术性与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兼具的盛宴。

自此,善于钻研的王张龙打开了新思路。用8斤面吹出直径1.8米的面气球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用2.5斤的面团拉出16384根龙须面、用独轮车展示“柳叶乘风下树梢”般的刀削面表演……

“小面团”在王张龙的手中玩出了新花样,同时被王张龙带到了“大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山西非遗面艺。春节期间也是王张龙越发忙活的时候,今年央视《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非遗晚会》等节目中便都有着他的身影。

关公情结、关公精神是刻在山西人血脉里的基因,绵延几千年,融入了晋商文化也渗透到寻常百姓巷陌。歌一首气吞山河、舞一曲豪情万丈,王张龙在《非遗晚会》的舞台上将关公耍大刀的动作与扯面制作技艺相结合,传承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

世界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看山西。山西面食不仅要走出山西,还要迈向更大的世界。王张龙正是带着这份情怀与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在路上。

“一路上有很多感动的瞬间,也是这些瞬间不断支持鼓励着我。”王张龙说。

“记得之前在埃及参加活动时,同场的意大利厨师就被我们中国的面艺所震撼,原本他们觉得意大利面食在世界上也算是可圈可点,但当看到我们中国面食后还是不由感叹。随后更是邀请我们到意大利驻开罗大使馆展示。”王张龙自豪地说。

像类似的故事在这么多年当中可谓比比皆是,一桩桩一件件王师傅可以娓娓道来。联合国纽约总部、非洲摩洛哥、欧洲西班牙、土耳其、迪拜……不知不觉中王张龙已经带着这门技艺走过了50多个国家,150多个城市。

饮食无国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能够看到更多的山西面食。而这项事业并不是一人可以达成,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实现,需要的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王张龙正是如此,走在传承山西面食文化路上的同时也带领更多的人加入。数年来,他已经陆续培养出100多位徒弟,并且从未止步。

“主要还是去职业学校研学多一些,面食技艺是艺术也是一门手艺,学会了最起码不愁养家糊口。”王张龙语重心长地说,“我还会去一些小学给小朋友表演,其实小孩子对我们面食也很感兴趣的,好奇地摸一摸捏一捏面团,在他们的心中同样种下了一粒种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有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一定会让更多人所熟知,也必然“面”向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见习记者 高皓月文/图)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096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