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导报社主办
新闻热线 0351-40675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sxscdbrmt@163.com
0351-4067522
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0351-4067522
2025-04-25
长治
面向市场·关注民生
家国情怀铸大爱——编辑《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感悟
发布时间: 2024-12-31 10:42:26    来源:本站


说实话,我是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走进大秦铁路的。

今年6月,我接到了编辑《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的任务,真可以用时间紧、任务重来形容。为了赶上太原铁路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活动,合同要求我们最晚9月中旬出版本书,而彼时,我手头还有好几个比较急的稿子,真有点分身乏术。

编辑稿子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缘于我对书稿中一些内容的不认同。以我们今天的视角、以一个铁路人之外的视角来看,这些事情怎么可能发生,非常不合常理、情理,我高度怀疑书中所述内容的真实性。真的艰苦到没有饮用水,甚至要用驴车去老乡家购买冰块的那个地步吗?真的在塌方来临之际,还有人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去吗?真的有人抱病坚持工作,几个月不回家吗?真的有年轻的火车司机找不到对象吗?在那个年代他们可是高收入啊!真的他们的亲人生病了、走失了,家里有事,他们不回去吗?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就是请个假吗,哪个单位能这样不近人情?下大雪,别人都窝在家里,大秦铁路的职工打出租车去铁路扫雪,这可能吗?大秦铁路真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吗?有那么重要吗……我心中的疑问一串连着一串,在一些表述上与作者也产生了分歧,在现实生活中,书中的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为了消除我心头的疑虑,作者林小静老师建议我去大秦铁路湖东站看看,那里曾经荒无人烟,但因为晨光照到一片盐碱地,被勘测人员误认为是一片湖水而起名湖东的地方。出发前,林老师就告诉我,湖东站是目前大秦铁路条件最好的地方,但是相较于城市,还是很偏僻,需要通勤车接送员工,常常是清晨五六点多就要从大同出发。那还是现在条件好了,以前没有通勤车,下班后坐小火车到大同后,还要再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家,往往耗费好几个小时,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通勤就更困难了,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工人师傅们也没迟到早退过。

7月16日一大早,我和林老师在太原火车站会合后,坐上了前往大同的列车。到大同站,我们又转乘汽车来到湖东站。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湖东站的大秦铁路重载教育基地,在这里,我被陈列在展厅的一幅幅照片和实物震撼。震撼之余,我心中的疑惑也在一点一点消失。大秦铁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异常紧张的背景下于1985年开工建设,1992年全线贯通,由大同到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穿越燕山山脉、桑干河大峡谷,经山西、天津、北京、河北四省市,地质条件复杂,7万多筑路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寒暑、塌方,流血流汗,100多人不幸长眠于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重载教育基地的二层,是湖东站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各趟列车的运行状况,职工们正通过桌上一台台电脑传回的视频、图片和数据,一帧一帧检查着。负责人告诉我,这要比人工检查精确多了。从调度指挥中心的阳台向外看,便是整个湖东站场,一列列火车整装待发。负责人指着楼下的列车介绍说,我们大秦铁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大秦铁路运煤量的多少,大致能判断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大秦铁路不仅是我国的第一条重载铁路,而且年运量达到4.51亿吨,是世界第一。常态化开行的2万吨重载列车,车厢连起来近2.5公里。我们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2014年成功进行了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可以说技术领先世界。

离开重载教育基地,我们前往湖东车辆段。虽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湖东车辆段周边还是很荒凉,但厂区内干净整洁。忽见两人成行、三人成行行走,受好奇心驱使,我问林老师,不是部队才有要求三人成行吗,怎么你们也有这个要求?林老师说,我们铁路属于半军事化管理,单位有这样的要求。这不由得让我不肃然起敬。

在宽敞整洁明亮的维修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借助现代化的检修设备逐一检查、维修,我不住地感叹智能化程度之高,打破我之前对铁路维修工人拿着铁锤敲敲打打检查车况的刻板印象。车间还配有检查血压、脉搏的仪器,车间的负责人告诉我,单位对职工的健康非常关心,给每个车间都配备有这样的仪器。同时车间还专辟一角,作为职工的休息区。在休息区内,配备有沙发、桌椅,还有咖啡机,随时可以饮用。在这里,我对车间负责人提出了一个我一直以来想问的问题:你们就那么心甘情愿、无私奉献吗?车间负责人回答道,怎么说呢,我觉得就是铁路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吧。我们从铁路院校毕业后就来到这里,一干就是二三十年,从一个实习的学徒,到现在走上管理岗位,我认为还是对铁路的热爱。比如我们回到大同的家里了,心里还是想着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命关天,一个疏忽就会酿成大祸,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跟我们一批来到这里的,有的人也走了,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还是对铁路有感情吧。

没有豪言壮语,但这些朴实的话语,背后折射的正是他们可贵的家国情怀。

之后,我们又去了湖东电力机务段,那里虽然也同样地处偏僻,但在这里,我亲眼所见我国自主生产的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的威力,见到了书中那些可爱的火车司机师傅们。

在大秦铁路湖东站,我被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铁路人所感动,正是因为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才换来了铁路的安全、高效运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世界铁路增运幅度第一、世界单条铁路重载列车密度第一、世界铁路干线年运量世界第一、世界铁路运输效率世界第一,而且他们还在创造着未来的某个第一。

结束一天的行程,踏上回太原的火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天,眼见为实,我心中的疑虑完全消除了,《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中的内容具象化了。大秦铁路不仅有像景生启师傅这样的全国劳模,而且有千千万万个像他那样默默奉献的普通职工,才能保证大秦铁路这条我国的能源大动脉运行,他们平凡而伟大。

回到太原,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发三条朋友圈,抒发我的感受。真正走近他们,才能理解一个铁路人的不容易。半军事化管理或许让他们和社会有些“脱节”,成为“社会外”人,但他们确实是勇于奉献的群体。我希望更多的人,不仅仅通过《国家至上:来自中国重载第一路的报告》这本书来了解他们,我更希望社会上的人来宣传他们、认识他们,进而理解他们。正因为他们对铁路、对国家的这份热爱,才使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

默默奉献铸大爱,福泽大众展风采。(吕绘元)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

0.1222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