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网讯(记者 曹翀)“‘十四五’以来全省各级文物保护经费累计投入约80亿元,为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12月25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负责同志就加快构建“11356”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研究、活态化传承,等方面情况做出了介绍。
我省文物部门加强系统保护。聚焦文物平安工程建设,全国首家建成线上监管加线下巡查机制,累计发现安全隐患4005处,完成整改3432处,整改率达86%。同时聚焦国宝级文物提质增效,实施39处国宝级文物单位重大专项,开展本体预防性保护和集中连片保护。 聚焦社会力量参与,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473处,吸引社会资金5.2亿余元。我省深化考古研究“十四五”以来,2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5项考古发掘成果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强化要素保障方面,我省首创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模式,从2022年起用5年时间为基层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经验做法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我省文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考古前置《山西省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管理规定》及《操作细则》,全方位服务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进一步落实落细。“十四五”以来,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开展考古勘探4055项、勘探总面积18000余万平方米;进行考古发掘544项,发掘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62987件/套;完成全省71个工业类开发区文物评估,释放可用土地面积约68万亩,既有效抢救了地下文物,又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
【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