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市场网讯 12月17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同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山西省实施办法》以及省、市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部署,近年来,大同市根据相关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在强化制度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加大推广力度、夯实基层基础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扎实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工作首先从学校入手,立足教育主阵地,通过学校教育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先从娃娃抓起,近几年,大同市积极组织幼儿园、小学普通话普及推广教育工作,先后开展“童语同音”线上培训和“小手拉大手”推普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联动机制,将学讲普通话从孩子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有效地提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2.青少年是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群体,他们身处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黄金时期,为此大同市举办了数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大同诗词大会”、“大同赛区诵读大赛”等推普活动,在全市掀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热潮,在中小学生中起到浸润和辐射作用。2024年,大同市中小学生在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共获得包括两个一等奖在内的17个全国性奖项。3.教师是通用语言推广的关键力量,他们承担着传授和示范的重要职责。大同市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技能大赛,如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基本功专项比赛,搭建展示教师语言文字综合素质平台。2024年举办了首届大同市教师普通话大赛,16000余名教师参与了比赛。
二是国家通用语言全覆盖,除了教育系统外,社会领域也是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1.首次举办了以“讲好普通话,树立新形象”为主题的市直党政机关普通话大赛,3000余名干部职工报名参赛,充分展示了大同市机关干部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2.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高质量开展“推普周”活动,大同市坚持以学校为依托,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标杆,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全社会“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意识,今年9月大同市承办了山西省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3.实施“经典润乡土”项目,促进中华经典文化在我市乡村浸润传播,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丰富乡村语言文化生活,引导乡村群众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一批如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在定点帮扶村开展可借鉴可推广的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典型案例。4.精准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将语言文字推广宣传纳入文化扶贫工作体系,组织23场共计6504名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参与的普通话培训,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三是扎实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有效保障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保证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大同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严格按照国家语委印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每年组织两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着力提高全民语言文字规范应用能力,近三年来累计完成5万余人次。
四是推进落实“一地一策”工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落实“一地一策”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通知》,市语委制定目标计划,市县两级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落实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一地一策”工作。一些县区通过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专项计划,有效提高了学前儿童的普通话水平;一些县区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了公职人员、教师等重点人群的语言文字素养;一些县区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氛围。(庞善好 安红岩)
【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李佩瑶】